<track id="zoknl"><strike id="zoknl"></strike></track>
    1. <track id="zoknl"></track>

      <track id="zoknl"></track>

        1. 大冶:礦冶名城重塑生態畫卷

          A-   A+
          發表時間:2023年10月27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闖出一條工礦型森林城市建設之路

          大冶,一座因礦而興的工礦型城市,曾因豐富的礦產資源迅速崛起,備受矚目。同樣,大冶也和很多資源型城市一樣,面臨著礦枯城衰和森林植被破壞的窘境。面對日益突出的環境和資源問題,大冶未雨綢繆,積極探尋工礦型城市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理念先行引領轉型發展

          長期大規模、高強度的采礦、冶煉,給大冶市帶來輝煌,也留下巨大的生態赤字和沉重的歷史包袱。2008年,大冶市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為徹底擺脫“唯礦思維”的束縛,補齊生態建設短板,大冶市委、市政府決定:寧可減緩經濟發展速度,也絕不走犧牲生態環境的老路。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是大冶的夢想,也是不懈追求。2018年,大冶市高標準編制了《湖北省大冶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7)》,提出“一核一環、三屏三帶、多網多點”的總體布局。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大冶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謀篇布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全面提升綠化成效,已初步形成了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伴、林居相倚的森林城市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大冶特色的生態轉型、綠色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大冶市域內林木覆蓋率達到42.18%,道路林木綠化率達94.26%,水岸綠化率93.09%,農田林網控制率為94.5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5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07平方米。


          蘄嘉高速大冶東連片荒山復綠示范區。

          高位推進國土綠化提質增效

          春天,保安鎮沼山村桃紅李白;夏天,金山店鎮向陽香李脆甜多汁;秋天,大茗山腳下的玫瑰醉倒八方游客,薰衣草清香萬里;初冬,保安湖紅星半島紅楓正艷、色彩斑斕。

          曾經的礦冶名城,綠色強勢崛起!

          大冶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采取“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模式,大冶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對國土綠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協調處理,高位推進國土綠化質量提升工作。

          國土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性工作。大冶市委、市政府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統領,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謀劃,把森林質量提升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安排,狠抓責任落實,進一步健全國土綠化投入機制、管護機制等。

          在推進國土綠化質量提升行動中,黃石市市委常委、大冶市市委書記郝勝勇,市長孫輒及四大家負責人紛紛深入一線指揮、一線調度、一線落實、一線解決,常態化推進荒山綠化、森林質量提升、道路河渠綠化、城鎮綠化、村莊綠化、綠色園區建設等全方位國土綠化工作。

          大冶多次召開國土綠化專項會議,對當前及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再安排,使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共同參與,掀起了國土綠化行動的新高潮。

          同時,大冶市委、市政府還把國土綠化提升行動納入各級黨政重要議程,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的長效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秋意漸濃,漫步大冶,落葉、清波、黃綠交織的植被掀開了大冶秋日的帷幔,碧云天,黃葉地,色彩斑斕。今年“十一”黃金周,大批游客走進龍角山十八拐、賞黃坪山景區、感受姜橋古民居民俗文化,體驗自然山水之旅。

          位于大山深處的黃坪山村,山高坡陡、耕地匱乏、水源珍貴、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如何揚長避短、實現鄉村振興?近年來,大冶市以“林長制”為抓手,大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村工作隊攜手當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囊?,大力挖掘林業資源優勢,補強產業振興鏈條,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千方百計謀發展。

          在“林長制”未實施之前,村民靠山吃山,日子過得緊巴巴。自從實行“林長制”以來,大家齊抓共管,整合資源,自然環境保護力度加大,還給老百姓一片綠水青山,讓老百姓在林長制之中得到了實惠。

          “種好林,更要護好林?!边@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大冶以“林長制”實現“林長治”,全市共設立市級林長16名、鎮級林長141名、村級林長1254名,實現了市、鎮、村三級林長全覆蓋。同時探索建立“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林長+護林員”等協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林長巡林工作,對巡林發現問題“把脈問診”,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限期整改,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完善管護機制,有效鞏固提升造林綠化成果。

          共同締造“綠滿銅都”

          漫步大冶金湖生態園,遠山如黛,近水含煙,一步一景,滿目蔥蘢。

          “出門就可以逛花園,比城里還好!”早晚時分,附近的村民都喜歡來公園散散步,跳跳舞。

          “以前這里寸草不生,氣味難聞,是遠近聞名的污染重地?!苯鸷鷳B園規劃區原是大冶市礦冶開發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拆遷、征地、治理土壤、修復尾礦庫……2016年底,在勁牌有限公司捐資支持下,金湖街道全面啟動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決心在尾礦庫上打造高標準市民公園。

          如今,俯瞰金湖生態園,小橋流水的界牌港,清澈蕩漾的水上樂園,五彩繽紛的喬木林……昔日“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的美景,在金湖重現。

          金湖生態園。

          綠染大冶尹家湖。

          作為具有4000多年采礦史的工礦城市,大冶市建設國家森林城市面對的是沉重的生態赤字,大量的開山塘口、工礦廢棄地需要生態修復治理。大冶不斷摸索總結出了一套有效之策,掛網客土噴播、飄臺種植、燕巢種植等等,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創森期間,治理礦山受損棄置地93處,恢復林地面積212.6公頃,在開山塘口和工礦廢棄地,建成了秀山礦山公園、金橋良品生態園等一批生態公園和產業基地,一個個生態修復的難點變成了城鄉綠化的亮點。

          全面啟動“一村萬樹”,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在312個行政村規劃底圖紅線范圍內可綠化地段,應栽盡栽、應綠盡綠,不僅提高了村莊綠色覆蓋率、塑造了村莊風貌,更美化了環境,推動了鄉村振興。目前,大冶已創建了10個省級森林城鎮、2個國家級森林鄉村、8個省級森林鄉村。

          今天的大冶,重披綠裝,入選全國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湖北省森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有成果,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0個,改革經驗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治理20個典型案例。

          創新模式守護綠水青山

          近年來,大冶按照造林綠化“高起點、高標準、高規?!钡哪繕?,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布局,統籌安排造林任務,實現“上圖入庫”精細化管理,把重點造林任務全部落實到森林資源“一張圖”上,實現 “造一片、活一片,成效一片、上圖一片”。綜合采取人工造林、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封山育林等措施,分類施策,全面提升森林質量。

          向綠而生,逐綠前行。大冶跳出以往單純的植樹造林思維模式,積極創新造林模式。

          科學制定“國儲林”造林規劃,出臺通道綠化、“萬樹村”村莊綠化行動等方案,落實林長聯系部門單位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山頭地塊的造林綠化督查責任制和大戶企業、專業造林公司承包造林等措施,把責任和任務落實到各級各部門,全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

          積極發揮本地資源,保護開發鄉土樹種。把鄉土樹種培育納入規劃,保持本地樹木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對苗木從等級、規格、根系、高度、冠幅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同時加強常綠植物、落葉植物與色葉植物的合理配比,進一步提高森林質量,體現季相變化,打造綠化林、景觀林、經濟林。

          穩步推進通道綠化,擴大城鄉綠色空間。大冶投入2.4億元對大廣、蘄嘉、鄂咸、武陽高速和武九客運專線大冶段兩旁可視范圍第一層大山脊山體及低山丘陵區域應綠盡綠,互通、出入口、連接線等綠化率達到100%,打造森林景觀,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在松材線蟲病清理除治方面,通過采取打孔注藥、藥物噴灑、釋放天敵等方式,致力實現防治目標。

          在森林防火方面,編制完成《大冶市林火阻隔系統建設規劃(2021—2030)》,投資300多萬元建成森林防火視頻監控指揮系統,逐步實現“空天地一體化”林火監測預警體系。積極對接保險公司,完成36余萬畝的森林保險工作,提高林業防災減災能力,促進林業健康發展。

          在森林資源管護方面,嚴格執行林木采伐和征占用林地限額管理制度,加強生態公益林管理、天然林保護等,加大森林督查案件的查處整改力度,保證森林資源安全。

          大冶湖高新區創森主題公園。

          點綠成“金”鋪就致富路

          建設國家森林城市不只是簡單打造大冶綠化升級版,而是通過建設森林城市改變城鄉生態環境,帶動林業產業飛速發展,使“興林”與“富民”有機融合,最終惠及民生。

          實現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2022年11月18日,大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簽訂科技合作框架協議,并舉行了湖北省林科院林下經濟研究中心(大冶)揭牌儀式,標志著大冶步入了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同時,大冶還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大冶市森林資源碳匯能力評估報告》《大冶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報告》,實現森林資源碳匯能力、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森林生態效益標準化、數字化,為下一步全市碳交易和完善森林資源服務功能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科技賦能,激發生態活力。近年來,大冶充分挖掘林地資源優勢,提高林地生產力,目前全市從事林菌、林藥、林菜、林養、林游等林業產業化的家庭農場178家,林下種養殖面積達到56254畝,總產值接近3億元。

          截至目前,已建成林茶產業基地28個、紅礫土獼猴桃產業基地2個、藍莓采摘基地1個、森林康養園9個、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13個、竹制品加工企業1個。其中,省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16家。

          該市充分結合“雙重”工程、油茶擴面提質增效工程,大力發展林茶、油茶、杉木、林下藥材、森林康養、特色經濟林等主導林業產業,培育擴大林業產業基地規模。

          2022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81億元,同比增長12.2%,林下經濟成效明顯。

          今年4月15日,大冶第二屆殷祖白茶文化旅游節開幕;6月10日,保安鎮狗血桃采摘節開幕;6月21日,金山店鎮向陽村香李節開幕;7月21日,大冶第六屆黃桃節開幕……

          一場場好戲輪番上演,涌現出殷祖白茶、鐵皮石斛、向陽香李、門樓村黃桃、猛哥獼猴桃、保安狗血桃、傲藍度藍莓等特色林業品牌,彰顯出大冶林業產業蓬勃發展的活力。

          金湖街道上馮村三面環山,因村內分布有古樹和古宅、古祠堂、古井等眾多古跡而得名“九古奇村”。沿著狹窄的石板路蜿蜒而行,仿佛走進了世外桃源,千年的古樹隨處可見。

          近年來,上馮村依托古樹、古建筑等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前來旅游觀光、采摘的游客越來越多。目前,全村農家樂增至12家,每家年收入少則7萬元至8萬元,多則30萬元左右;小型超市增至5家,年均收入15萬元左右。旅游紅利得到初步釋放。

          隨著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大冶市森林生態旅游產業蓬勃發展,近年新(續)建保安湖國家級濕地自然公園、龍鳳山生態園、沼山鄉村公園、上馮九古奇村、雷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等森林生態旅游景點11處。

          自2014年成功舉辦大冶首屆鄉村園博會以來,各地積極發展森林(濕地)生態旅游,分別舉辦以鄉村園博會為主題的桃花節、櫻花節、香李節、玫瑰花節和紅色文化旅游節等特色鄉村節會,年均接待游客37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4億元。雷山森林公園、龍鳳山生態園分別被命名為國家森林體驗基地、全國森林康養基地,龍鳳山生態園新獲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上馮村、坳頭村被認定為國家慢生活體驗村。

          古樹見證滅荒奇跡

          在大冶市殷祖鎮畈段村有一處“雙泉古剎”,古剎前有兩株千年羅漢松,直徑約1米,歷經千年仍蒼翠挺拔,現已被列為珍稀樹種保護。

          古樹之美,穿越了時空的阻隔,見證了當地從不毛之地變蒼山染綠的奇跡。

          殷祖鎮是大冶市山區林業大鎮和生態資源重點保護區。全鎮有大小山頭800余座,山場面積10.3萬畝,荒山綠化任務艱巨。

          為積極響應省、市提出的實施精準滅荒工程號召,2017年,殷祖鎮將精準滅荒與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相結合,制定精準滅荒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精準識別出宜林荒山11000多畝,擬定三年完成任務,其中2018年精準滅荒5060畝、2019年滅荒3918畝、2020年補植補造2378畝。

          久久為功,馳而不息。近年來,該鎮持續推進綠化造林工作,將精準滅荒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通過在房前屋后種植廣玉蘭、香樟等苗木,打造“村景融合”現代新農村;將精準滅荒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通過精準滅荒擴大白茶種植、水果種植面積,發展經濟林業,變荒山為“金山銀山”;將精準滅荒與生態旅游相結合,通過開發映山紅景觀帶、北山櫻花林等生態景觀區,培育生態文化;將精準滅荒與精準扶貧相結合,通過發展油茶產業,安排當地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目前,殷祖鎮境內森林覆蓋率達68%,獲“小廬山”美譽。

          山頂之“家”風景獨好

          海拔700余米的大冶市毛百市山,層巒疊嶂,滿目蒼翠。山頂上,幾間灰磚黛瓦的房屋引人注目,這里是大冶市遠方的家生態農業種植基地,家的主人叫明凱豐。

          2011年,大冶謀劃實施生態轉型戰略,明凱豐放棄穩定的工作,選擇到山頂干一番綠色事業,陸續投入1000萬元,開山鋪路、開荒造林,種下16000多畝油茶樹、銀杏、香樟、烏桕等樹種。

          2020年,大冶積極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他投入300萬元,引進黃柏、五倍子、赤芍、靈芝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00余畝。如今,僅靈芝年產量達五六百斤,產值10余萬元。

          從一片蕭瑟到舉目繁榮,山頂之家的故事也是省、市聯手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縮影。

          2022年11月,在省林業局、省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林科院林下經濟大冶研究中心成立,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學研合作,強化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大冶林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科技力量。今年8月22日,大冶又迎來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利好,全省林下經濟產業科技發展研討會在大冶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林下經濟專家齊聚一堂,為林下產業發展“把脈問診”、指引方向,推動大冶林下經濟全面提檔升級,邁上更高臺階。

          目前,大冶從事林菌、林藥、林菜、林養、林游等林業產業化的家庭農場178家,林下種養殖面積達到56254畝,總產值接近3億元。

          來源:湖北日報

          策劃:程良友 吳建 衛學平

          撰文:孫立飛 楊晨露

          圖片:柯恒 周巍 張成

          責任編輯:李歡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027-87238963
          投稿郵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備18025215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4607號

          大冶:礦冶名城重塑生態畫卷

          發表時間:2023-10-27 來源:湖北文明網

          闖出一條工礦型森林城市建設之路

          大冶,一座因礦而興的工礦型城市,曾因豐富的礦產資源迅速崛起,備受矚目。同樣,大冶也和很多資源型城市一樣,面臨著礦枯城衰和森林植被破壞的窘境。面對日益突出的環境和資源問題,大冶未雨綢繆,積極探尋工礦型城市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理念先行引領轉型發展

          長期大規模、高強度的采礦、冶煉,給大冶市帶來輝煌,也留下巨大的生態赤字和沉重的歷史包袱。2008年,大冶市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為徹底擺脫“唯礦思維”的束縛,補齊生態建設短板,大冶市委、市政府決定:寧可減緩經濟發展速度,也絕不走犧牲生態環境的老路。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是大冶的夢想,也是不懈追求。2018年,大冶市高標準編制了《湖北省大冶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7)》,提出“一核一環、三屏三帶、多網多點”的總體布局。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大冶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謀篇布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全面提升綠化成效,已初步形成了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伴、林居相倚的森林城市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大冶特色的生態轉型、綠色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大冶市域內林木覆蓋率達到42.18%,道路林木綠化率達94.26%,水岸綠化率93.09%,農田林網控制率為94.5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5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07平方米。


          蘄嘉高速大冶東連片荒山復綠示范區。

          高位推進國土綠化提質增效

          春天,保安鎮沼山村桃紅李白;夏天,金山店鎮向陽香李脆甜多汁;秋天,大茗山腳下的玫瑰醉倒八方游客,薰衣草清香萬里;初冬,保安湖紅星半島紅楓正艷、色彩斑斕。

          曾經的礦冶名城,綠色強勢崛起!

          大冶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采取“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模式,大冶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對國土綠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協調處理,高位推進國土綠化質量提升工作。

          國土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性工作。大冶市委、市政府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統領,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謀劃,把森林質量提升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安排,狠抓責任落實,進一步健全國土綠化投入機制、管護機制等。

          在推進國土綠化質量提升行動中,黃石市市委常委、大冶市市委書記郝勝勇,市長孫輒及四大家負責人紛紛深入一線指揮、一線調度、一線落實、一線解決,常態化推進荒山綠化、森林質量提升、道路河渠綠化、城鎮綠化、村莊綠化、綠色園區建設等全方位國土綠化工作。

          大冶多次召開國土綠化專項會議,對當前及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再安排,使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共同參與,掀起了國土綠化行動的新高潮。

          同時,大冶市委、市政府還把國土綠化提升行動納入各級黨政重要議程,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的長效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秋意漸濃,漫步大冶,落葉、清波、黃綠交織的植被掀開了大冶秋日的帷幔,碧云天,黃葉地,色彩斑斕。今年“十一”黃金周,大批游客走進龍角山十八拐、賞黃坪山景區、感受姜橋古民居民俗文化,體驗自然山水之旅。

          位于大山深處的黃坪山村,山高坡陡、耕地匱乏、水源珍貴、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如何揚長避短、實現鄉村振興?近年來,大冶市以“林長制”為抓手,大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村工作隊攜手當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囊?,大力挖掘林業資源優勢,補強產業振興鏈條,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千方百計謀發展。

          在“林長制”未實施之前,村民靠山吃山,日子過得緊巴巴。自從實行“林長制”以來,大家齊抓共管,整合資源,自然環境保護力度加大,還給老百姓一片綠水青山,讓老百姓在林長制之中得到了實惠。

          “種好林,更要護好林?!边@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大冶以“林長制”實現“林長治”,全市共設立市級林長16名、鎮級林長141名、村級林長1254名,實現了市、鎮、村三級林長全覆蓋。同時探索建立“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林長+護林員”等協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林長巡林工作,對巡林發現問題“把脈問診”,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限期整改,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完善管護機制,有效鞏固提升造林綠化成果。

          共同締造“綠滿銅都”

          漫步大冶金湖生態園,遠山如黛,近水含煙,一步一景,滿目蔥蘢。

          “出門就可以逛花園,比城里還好!”早晚時分,附近的村民都喜歡來公園散散步,跳跳舞。

          “以前這里寸草不生,氣味難聞,是遠近聞名的污染重地?!苯鸷鷳B園規劃區原是大冶市礦冶開發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拆遷、征地、治理土壤、修復尾礦庫……2016年底,在勁牌有限公司捐資支持下,金湖街道全面啟動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決心在尾礦庫上打造高標準市民公園。

          如今,俯瞰金湖生態園,小橋流水的界牌港,清澈蕩漾的水上樂園,五彩繽紛的喬木林……昔日“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的美景,在金湖重現。

          金湖生態園。

          綠染大冶尹家湖。

          作為具有4000多年采礦史的工礦城市,大冶市建設國家森林城市面對的是沉重的生態赤字,大量的開山塘口、工礦廢棄地需要生態修復治理。大冶不斷摸索總結出了一套有效之策,掛網客土噴播、飄臺種植、燕巢種植等等,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創森期間,治理礦山受損棄置地93處,恢復林地面積212.6公頃,在開山塘口和工礦廢棄地,建成了秀山礦山公園、金橋良品生態園等一批生態公園和產業基地,一個個生態修復的難點變成了城鄉綠化的亮點。

          全面啟動“一村萬樹”,共同締造美好生活。在312個行政村規劃底圖紅線范圍內可綠化地段,應栽盡栽、應綠盡綠,不僅提高了村莊綠色覆蓋率、塑造了村莊風貌,更美化了環境,推動了鄉村振興。目前,大冶已創建了10個省級森林城鎮、2個國家級森林鄉村、8個省級森林鄉村。

          今天的大冶,重披綠裝,入選全國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湖北省森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有成果,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0個,改革經驗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治理20個典型案例。

          創新模式守護綠水青山

          近年來,大冶按照造林綠化“高起點、高標準、高規?!钡哪繕?,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布局,統籌安排造林任務,實現“上圖入庫”精細化管理,把重點造林任務全部落實到森林資源“一張圖”上,實現 “造一片、活一片,成效一片、上圖一片”。綜合采取人工造林、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封山育林等措施,分類施策,全面提升森林質量。

          向綠而生,逐綠前行。大冶跳出以往單純的植樹造林思維模式,積極創新造林模式。

          科學制定“國儲林”造林規劃,出臺通道綠化、“萬樹村”村莊綠化行動等方案,落實林長聯系部門單位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山頭地塊的造林綠化督查責任制和大戶企業、專業造林公司承包造林等措施,把責任和任務落實到各級各部門,全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

          積極發揮本地資源,保護開發鄉土樹種。把鄉土樹種培育納入規劃,保持本地樹木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對苗木從等級、規格、根系、高度、冠幅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同時加強常綠植物、落葉植物與色葉植物的合理配比,進一步提高森林質量,體現季相變化,打造綠化林、景觀林、經濟林。

          穩步推進通道綠化,擴大城鄉綠色空間。大冶投入2.4億元對大廣、蘄嘉、鄂咸、武陽高速和武九客運專線大冶段兩旁可視范圍第一層大山脊山體及低山丘陵區域應綠盡綠,互通、出入口、連接線等綠化率達到100%,打造森林景觀,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在松材線蟲病清理除治方面,通過采取打孔注藥、藥物噴灑、釋放天敵等方式,致力實現防治目標。

          在森林防火方面,編制完成《大冶市林火阻隔系統建設規劃(2021—2030)》,投資300多萬元建成森林防火視頻監控指揮系統,逐步實現“空天地一體化”林火監測預警體系。積極對接保險公司,完成36余萬畝的森林保險工作,提高林業防災減災能力,促進林業健康發展。

          在森林資源管護方面,嚴格執行林木采伐和征占用林地限額管理制度,加強生態公益林管理、天然林保護等,加大森林督查案件的查處整改力度,保證森林資源安全。

          大冶湖高新區創森主題公園。

          點綠成“金”鋪就致富路

          建設國家森林城市不只是簡單打造大冶綠化升級版,而是通過建設森林城市改變城鄉生態環境,帶動林業產業飛速發展,使“興林”與“富民”有機融合,最終惠及民生。

          實現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2022年11月18日,大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簽訂科技合作框架協議,并舉行了湖北省林科院林下經濟研究中心(大冶)揭牌儀式,標志著大冶步入了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同時,大冶還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大冶市森林資源碳匯能力評估報告》《大冶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報告》,實現森林資源碳匯能力、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森林生態效益標準化、數字化,為下一步全市碳交易和完善森林資源服務功能打下堅實基礎。

          實施科技賦能,激發生態活力。近年來,大冶充分挖掘林地資源優勢,提高林地生產力,目前全市從事林菌、林藥、林菜、林養、林游等林業產業化的家庭農場178家,林下種養殖面積達到56254畝,總產值接近3億元。

          截至目前,已建成林茶產業基地28個、紅礫土獼猴桃產業基地2個、藍莓采摘基地1個、森林康養園9個、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13個、竹制品加工企業1個。其中,省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16家。

          該市充分結合“雙重”工程、油茶擴面提質增效工程,大力發展林茶、油茶、杉木、林下藥材、森林康養、特色經濟林等主導林業產業,培育擴大林業產業基地規模。

          2022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81億元,同比增長12.2%,林下經濟成效明顯。

          今年4月15日,大冶第二屆殷祖白茶文化旅游節開幕;6月10日,保安鎮狗血桃采摘節開幕;6月21日,金山店鎮向陽村香李節開幕;7月21日,大冶第六屆黃桃節開幕……

          一場場好戲輪番上演,涌現出殷祖白茶、鐵皮石斛、向陽香李、門樓村黃桃、猛哥獼猴桃、保安狗血桃、傲藍度藍莓等特色林業品牌,彰顯出大冶林業產業蓬勃發展的活力。

          金湖街道上馮村三面環山,因村內分布有古樹和古宅、古祠堂、古井等眾多古跡而得名“九古奇村”。沿著狹窄的石板路蜿蜒而行,仿佛走進了世外桃源,千年的古樹隨處可見。

          近年來,上馮村依托古樹、古建筑等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前來旅游觀光、采摘的游客越來越多。目前,全村農家樂增至12家,每家年收入少則7萬元至8萬元,多則30萬元左右;小型超市增至5家,年均收入15萬元左右。旅游紅利得到初步釋放。

          隨著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大冶市森林生態旅游產業蓬勃發展,近年新(續)建保安湖國家級濕地自然公園、龍鳳山生態園、沼山鄉村公園、上馮九古奇村、雷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等森林生態旅游景點11處。

          自2014年成功舉辦大冶首屆鄉村園博會以來,各地積極發展森林(濕地)生態旅游,分別舉辦以鄉村園博會為主題的桃花節、櫻花節、香李節、玫瑰花節和紅色文化旅游節等特色鄉村節會,年均接待游客37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4億元。雷山森林公園、龍鳳山生態園分別被命名為國家森林體驗基地、全國森林康養基地,龍鳳山生態園新獲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上馮村、坳頭村被認定為國家慢生活體驗村。

          古樹見證滅荒奇跡

          在大冶市殷祖鎮畈段村有一處“雙泉古剎”,古剎前有兩株千年羅漢松,直徑約1米,歷經千年仍蒼翠挺拔,現已被列為珍稀樹種保護。

          古樹之美,穿越了時空的阻隔,見證了當地從不毛之地變蒼山染綠的奇跡。

          殷祖鎮是大冶市山區林業大鎮和生態資源重點保護區。全鎮有大小山頭800余座,山場面積10.3萬畝,荒山綠化任務艱巨。

          為積極響應省、市提出的實施精準滅荒工程號召,2017年,殷祖鎮將精準滅荒與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相結合,制定精準滅荒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精準識別出宜林荒山11000多畝,擬定三年完成任務,其中2018年精準滅荒5060畝、2019年滅荒3918畝、2020年補植補造2378畝。

          久久為功,馳而不息。近年來,該鎮持續推進綠化造林工作,將精準滅荒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通過在房前屋后種植廣玉蘭、香樟等苗木,打造“村景融合”現代新農村;將精準滅荒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通過精準滅荒擴大白茶種植、水果種植面積,發展經濟林業,變荒山為“金山銀山”;將精準滅荒與生態旅游相結合,通過開發映山紅景觀帶、北山櫻花林等生態景觀區,培育生態文化;將精準滅荒與精準扶貧相結合,通過發展油茶產業,安排當地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目前,殷祖鎮境內森林覆蓋率達68%,獲“小廬山”美譽。

          山頂之“家”風景獨好

          海拔700余米的大冶市毛百市山,層巒疊嶂,滿目蒼翠。山頂上,幾間灰磚黛瓦的房屋引人注目,這里是大冶市遠方的家生態農業種植基地,家的主人叫明凱豐。

          2011年,大冶謀劃實施生態轉型戰略,明凱豐放棄穩定的工作,選擇到山頂干一番綠色事業,陸續投入1000萬元,開山鋪路、開荒造林,種下16000多畝油茶樹、銀杏、香樟、烏桕等樹種。

          2020年,大冶積極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他投入300萬元,引進黃柏、五倍子、赤芍、靈芝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600余畝。如今,僅靈芝年產量達五六百斤,產值10余萬元。

          從一片蕭瑟到舉目繁榮,山頂之家的故事也是省、市聯手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縮影。

          2022年11月,在省林業局、省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林科院林下經濟大冶研究中心成立,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學研合作,強化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大冶林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科技力量。今年8月22日,大冶又迎來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利好,全省林下經濟產業科技發展研討會在大冶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林下經濟專家齊聚一堂,為林下產業發展“把脈問診”、指引方向,推動大冶林下經濟全面提檔升級,邁上更高臺階。

          目前,大冶從事林菌、林藥、林菜、林養、林游等林業產業化的家庭農場178家,林下種養殖面積達到56254畝,總產值接近3億元。

          來源:湖北日報

          策劃:程良友 吳建 衛學平

          撰文:孫立飛 楊晨露

          圖片:柯恒 周巍 張成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_精品h动漫中文无遮挡在线_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_狠狠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track id="zoknl"><strike id="zoknl"></strike></track>
            1. <track id="zoknl"></track>

              <track id="zoknl"></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