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zoknl"><strike id="zoknl"></strike></track>
    1. <track id="zoknl"></track>

      <track id="zoknl"></track>

        1. 同赴文化之約 共塑文明之城——荊州市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紀實

          A-   A+
          發表時間:2023年11月02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荊州,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薈萃地、紅色文化富集地、長江文化展示地。

          歷經千年沉淀,這片沃土,孕育了無數文化瑰寶,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荊楚兒女。

          近年來,荊州市對標群眾所需所求,加快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以文化人、以文興業、以文塑城,厚植文明沃土,一顆顆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種子”在荊楚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陣地 新隊伍

          文化服務通向“最后一公里”

          初夏時節,荷葉初綠,湖風陣陣,中國文藝志愿工作者、青年演員劉昊然和宣講員一同乘坐的紅色宣講船從洪湖上緩緩駛來。在洪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一場“洪湖漁民感黨恩”百姓宣講文明實踐活動拉開帷幕。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劉昊然為現場觀眾帶來了飽含深情的《洪湖水浪打浪》詩歌朗誦。國家一級演員、第三代韓英扮演者劉丹麗再次唱響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洪湖水浪打浪》,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走進漁村、站在船頭、坐在群眾身邊,用講歷史、講故事、演繹花鼓戲的方式,再現紅色光輝歷史,講述身邊好人好事。為了讓群眾愿意聽、喜歡聽、聽得懂、用得上,洪湖市精心遴選黨史理論研究者、駐村第一書記、文藝工作者等,組建“湖畔宣講”志愿服務隊,推出“洪湖漁民感恩”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在沿湖鄉鎮漁村開展宣講。

          建陣地、強隊伍、搭舞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以志愿服務為載體,推動文明實踐質效提升,打通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是荊州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總結出的生動經驗。

          ——群眾在哪里,陣地就延伸到哪里。

          全市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2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873個,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895個。投資100余萬元打造荊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平臺,為各縣(市、區)提供志愿項目發布、需求對接等服務,實現全市文明實踐“一張網”運營。目前,全市16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已基本完成建設,15分鐘“黨群服務+文明實踐”活動圈正加快形成。

          ——群眾在哪里,文化服務就送到哪里。

          送戲下鄉、文藝志愿服務進社區、文化進萬家……荊州市加大陣地、人員、活動整合力度,充分發揮各級文化體育場館、文藝院團、社會文藝團隊、文化體育行業協會、文藝骨干力量,豐富文體服務供給。重點培育128支骨干社會文藝團隊,今年上半年共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964場,惠及線上線下群眾2595萬人次。

          覆蓋更全,隊伍更強,服務更精。如今,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越織越密,更多元、更專業的志愿服務團隊,把文化文藝服務送到田間地頭,讓文明新風吹遍各鎮各村。

          新融合 新表達

          文化惠民“點亮”多彩生活

          8月30日下午,荊州區八嶺山鎮銅嶺村的“村村響”廣播喇叭準時響起。文化廣場上,四五名村民閑坐在一起,邊拉著家常邊聽廣播節目?!啊罄取焯旆?,有政策、有故事,還有農技知識,特別好?!?/p>

          村居老年人多、居住分散,怎樣讓更多人聽得懂、愿意聽? 在播放內容上,銅嶺村不斷豐富形式、充實內涵,把“大道理”變成“小故事”、把“普通話”變成“家鄉話”,用最鄉土、最直白的語言,把政策法規送到群眾耳邊,將生產知識送到田間地頭。

          如今,銅嶺村不僅有“村村響”廣播,還陸續建起村史館、文化廣場、鄉村大舞臺。日益完善的村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讓村民有了健身休閑的好去處。銅嶺村的變化,是全市打造“家門口”文明實踐陣地、大力推進文化惠民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荊州市持續加大公共文化設施投入,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拓展,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

          舉辦大型文化活動,讓文明實踐更加可感。首屆楚文化節系列活動成為城市的盛會、市民的節日,其中,圓明園獸首特展27天共接待14萬市民和游客;地方戲曲優秀劇目調演暨“文化周”12場文藝演出、“舞動荊州·楚楚動人”群眾廣場舞大賽等活動,惠及線下觀眾1萬人次。

          線上點單+線下體驗,讓文明實踐更加可觸。各地探索線上線下互動、縣鄉村聯動服務群眾模式,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親幫親、鄰幫鄰、鄰里互助一家親的志愿文化,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現代志愿服務理念深入人心。

          豐富文化惠民活動,讓文明實踐更加可享。荊州市在文化體育領域大力實施“添彩生活”行動,“小太陽讀書節”暨全民閱讀活動、博物館“微展覽五進活動”、“荊楚瑰寶趣味講堂”“文化力量·民間精彩”群眾廣場舞展演等一批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資源下沉、項目打造、形式創新,實踐證明,做好“以文興業”大文章,讓文化服務真正“沉下去”,文明實踐就能真正“動起來”“亮起來”“活起來”。

          新品牌 新格局

          “文明之花”飛入尋常百姓家

          7月5日晚7時,沙市洋碼頭文創園里人頭攢動。沙市區勝利街道永紅社區、文星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江漢風社區大聯歡舉辦的“融荊州情 創文明城”大型文藝匯演在這里上演。

          臺上節目精彩不斷,臺下活動同樣引人注目,各類攤位上,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健康體檢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轄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貼心服務。

          讓群眾在“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今年,作為“知荊州 愛荊州 興荊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之一,“融荊州情·創文明城”文藝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已舉辦3個年頭。3年來,“融荊州情·創文明城”文藝志愿服務陸續走進全市百余個小區,一場場惠民活動,是群眾共享文藝發展成果、點亮“夜經濟”的生動實踐。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市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的標準,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打造了一批接地氣、有活力、受歡迎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在城市,社區消夏文化節以基層社區居民為參與主體,以文化館、站、室為依托,已成功舉辦23屆,共計文藝演出300余場,惠民活動400余場,參演人員2萬人次,受惠觀眾達千萬人次。

          在農村,“章臺梅文化節”“荊楚藏酒文化節”“馬山民歌展演賽”“水鄉大舞臺”“石首桃花季”“快樂廣場大家跳”“樂鄉大舞臺”“黃山頭婚俗慶典文化活動”等鄉村文化品牌活動,創作展演了百余個本土特色文藝作品,展現出城鄉互動美好生活的新面貌、新景象。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以文塑城,兼容并蓄。今日的荊州,文明之歌高聲傳唱,文明之花競相綻放,連綿的文明美景正漸次展開。(荊州日報記者 熊丹 通訊員 魏能國

          責任編輯:何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027-87238963
          投稿郵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備18025215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4607號

          同赴文化之約 共塑文明之城——荊州市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紀實

          發表時間:2023-11-02 來源:湖北文明網

          荊州,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薈萃地、紅色文化富集地、長江文化展示地。

          歷經千年沉淀,這片沃土,孕育了無數文化瑰寶,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荊楚兒女。

          近年來,荊州市對標群眾所需所求,加快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以文化人、以文興業、以文塑城,厚植文明沃土,一顆顆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種子”在荊楚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陣地 新隊伍

          文化服務通向“最后一公里”

          初夏時節,荷葉初綠,湖風陣陣,中國文藝志愿工作者、青年演員劉昊然和宣講員一同乘坐的紅色宣講船從洪湖上緩緩駛來。在洪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一場“洪湖漁民感黨恩”百姓宣講文明實踐活動拉開帷幕。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劉昊然為現場觀眾帶來了飽含深情的《洪湖水浪打浪》詩歌朗誦。國家一級演員、第三代韓英扮演者劉丹麗再次唱響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洪湖水浪打浪》,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走進漁村、站在船頭、坐在群眾身邊,用講歷史、講故事、演繹花鼓戲的方式,再現紅色光輝歷史,講述身邊好人好事。為了讓群眾愿意聽、喜歡聽、聽得懂、用得上,洪湖市精心遴選黨史理論研究者、駐村第一書記、文藝工作者等,組建“湖畔宣講”志愿服務隊,推出“洪湖漁民感恩”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在沿湖鄉鎮漁村開展宣講。

          建陣地、強隊伍、搭舞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以志愿服務為載體,推動文明實踐質效提升,打通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是荊州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總結出的生動經驗。

          ——群眾在哪里,陣地就延伸到哪里。

          全市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2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873個,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895個。投資100余萬元打造荊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平臺,為各縣(市、區)提供志愿項目發布、需求對接等服務,實現全市文明實踐“一張網”運營。目前,全市16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已基本完成建設,15分鐘“黨群服務+文明實踐”活動圈正加快形成。

          ——群眾在哪里,文化服務就送到哪里。

          送戲下鄉、文藝志愿服務進社區、文化進萬家……荊州市加大陣地、人員、活動整合力度,充分發揮各級文化體育場館、文藝院團、社會文藝團隊、文化體育行業協會、文藝骨干力量,豐富文體服務供給。重點培育128支骨干社會文藝團隊,今年上半年共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964場,惠及線上線下群眾2595萬人次。

          覆蓋更全,隊伍更強,服務更精。如今,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越織越密,更多元、更專業的志愿服務團隊,把文化文藝服務送到田間地頭,讓文明新風吹遍各鎮各村。

          新融合 新表達

          文化惠民“點亮”多彩生活

          8月30日下午,荊州區八嶺山鎮銅嶺村的“村村響”廣播喇叭準時響起。文化廣場上,四五名村民閑坐在一起,邊拉著家常邊聽廣播節目?!啊罄取焯旆?,有政策、有故事,還有農技知識,特別好?!?/p>

          村居老年人多、居住分散,怎樣讓更多人聽得懂、愿意聽? 在播放內容上,銅嶺村不斷豐富形式、充實內涵,把“大道理”變成“小故事”、把“普通話”變成“家鄉話”,用最鄉土、最直白的語言,把政策法規送到群眾耳邊,將生產知識送到田間地頭。

          如今,銅嶺村不僅有“村村響”廣播,還陸續建起村史館、文化廣場、鄉村大舞臺。日益完善的村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讓村民有了健身休閑的好去處。銅嶺村的變化,是全市打造“家門口”文明實踐陣地、大力推進文化惠民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荊州市持續加大公共文化設施投入,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拓展,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

          舉辦大型文化活動,讓文明實踐更加可感。首屆楚文化節系列活動成為城市的盛會、市民的節日,其中,圓明園獸首特展27天共接待14萬市民和游客;地方戲曲優秀劇目調演暨“文化周”12場文藝演出、“舞動荊州·楚楚動人”群眾廣場舞大賽等活動,惠及線下觀眾1萬人次。

          線上點單+線下體驗,讓文明實踐更加可觸。各地探索線上線下互動、縣鄉村聯動服務群眾模式,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親幫親、鄰幫鄰、鄰里互助一家親的志愿文化,讓“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現代志愿服務理念深入人心。

          豐富文化惠民活動,讓文明實踐更加可享。荊州市在文化體育領域大力實施“添彩生活”行動,“小太陽讀書節”暨全民閱讀活動、博物館“微展覽五進活動”、“荊楚瑰寶趣味講堂”“文化力量·民間精彩”群眾廣場舞展演等一批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資源下沉、項目打造、形式創新,實踐證明,做好“以文興業”大文章,讓文化服務真正“沉下去”,文明實踐就能真正“動起來”“亮起來”“活起來”。

          新品牌 新格局

          “文明之花”飛入尋常百姓家

          7月5日晚7時,沙市洋碼頭文創園里人頭攢動。沙市區勝利街道永紅社區、文星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江漢風社區大聯歡舉辦的“融荊州情 創文明城”大型文藝匯演在這里上演。

          臺上節目精彩不斷,臺下活動同樣引人注目,各類攤位上,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健康體檢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轄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貼心服務。

          讓群眾在“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今年,作為“知荊州 愛荊州 興荊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之一,“融荊州情·創文明城”文藝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已舉辦3個年頭。3年來,“融荊州情·創文明城”文藝志愿服務陸續走進全市百余個小區,一場場惠民活動,是群眾共享文藝發展成果、點亮“夜經濟”的生動實踐。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市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的標準,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打造了一批接地氣、有活力、受歡迎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在城市,社區消夏文化節以基層社區居民為參與主體,以文化館、站、室為依托,已成功舉辦23屆,共計文藝演出300余場,惠民活動400余場,參演人員2萬人次,受惠觀眾達千萬人次。

          在農村,“章臺梅文化節”“荊楚藏酒文化節”“馬山民歌展演賽”“水鄉大舞臺”“石首桃花季”“快樂廣場大家跳”“樂鄉大舞臺”“黃山頭婚俗慶典文化活動”等鄉村文化品牌活動,創作展演了百余個本土特色文藝作品,展現出城鄉互動美好生活的新面貌、新景象。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以文塑城,兼容并蓄。今日的荊州,文明之歌高聲傳唱,文明之花競相綻放,連綿的文明美景正漸次展開。(荊州日報記者 熊丹 通訊員 魏能國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_精品h动漫中文无遮挡在线_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_狠狠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track id="zoknl"><strike id="zoknl"></strike></track>
            1. <track id="zoknl"></track>

              <track id="zoknl"></track>